文章字数 / 2520
阅读时长 / 5分钟
便秘的知识点全貌
图片
高清版详见:MindMaster(一林学习录)
思维导图中,每条细则的复习方法,参考如下“说明书”: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丨《中医内科》 复习前的准备 贰丨思维导图“说明书”文字部分重点展开辨证分型与选方的趣味记忆与方名字面义(强、弱联系),以及每个辨证分型的证候拆解。有大量重复内容,助以形成对考点的条件反射。有些摘录的舌、脉象与辨证不符,做个参考而已。分型与选方的趣味记忆(强联系)
便秘,证与方的趣味速记见于:
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丨《中医内科》丨脾胃病证知识点汇总丨下篇丨证与方的速记
气血阴阳冷热气
图片
便秘的选方都是单方,没有复杂的“合”方需要我们进一步细化。
通过“汇总”的速记就能全部掌握,本文没有额外的补充。
小改进:
血虚要润肠
→血虚润肠血(润肠丸)
便秘,病位在大肠
证候拆解
热秘
证候:大便干结,腹胀腹痛,口干口臭,面红心烦,或有身热,小便短赤(八纲辨证——热证),舌红,苔黄燥,脉滑数。
舌象:
红舌:主实热、阴虚。
苔黄而干燥,甚至干裂:邪热伤津,燥结腑实之证。
脉象:
滑数脉(相兼脉):痰热(火)、湿热或食积内热。
滑脉:痰湿、食积和实热等病证。亦是青壮年的常脉,妇女的孕脉。
数脉:热证,亦见于里虚证。
代表方:麻子仁丸加减
字面义:
火麻仁:泻下药(润下)——润肠通便
麻子仁丸(又名脾约丸) :泻下剂(润下)——润肠泄热,行气通便——脾约证
气秘
证候:大便干结,或不甚干结,欲便不得出,或便而不爽,肠鸣矢气,腹中胀痛,嗳气频作(脏腑辨证——肝郁气滞证),纳食减少,胸胁痞满,舌苔薄腻,脉弦。
舌象:
薄苔:主外感表证,或内伤轻病。
舌苔薄腻,或腻而不板滞:多为食积,或脾虚湿困。
脉象:
弦脉:肝胆病、疼痛、痰饮等,或为胃气衰败者。亦见于老年健康者。
气滞=胀闷/痛+X气(嗳气、矢气、太息等)+受情志影响+脉弦
肝郁气滞=气滞+胁/少腹症状
肝胃不和=肝郁气滞+胃脘症状
代表方:六磨汤加减
冷秘
证候:大便艰涩,腹痛拘急(寒性收引),胀满拒按,胁下偏痛,手足不温(八纲辨证——寒证),呃逆呕吐,舌苔白腻,脉弦紧。
舌象:
白苔:表证、寒证、湿证。
腻苔:湿浊痰饮。
苔白厚腻:湿浊内停,或为痰饮、食积。
脉象:
弦紧脉(相兼脉):寒证、痛证,常见于寒滞肝脉,或肝郁气滞等所致疼痛等。
弦脉:肝胆病、疼痛、痰饮等,或为胃气衰败者。亦见于老年健康者。
紧脉:见于实寒证、疼痛和食积等。
代表方:温脾汤加减
字面义:
温脾汤:泻下剂(温下)——攻下寒积,温补脾阳——阳虚冷积证
气虚秘
证候:大便并不干硬,虽有便意,但排便困难,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,便后乏力,面白神疲,肢倦懒言(气血津液辨证——气虚证),舌淡苔白,脉弱。
舌象:
淡白舌:主气血两虚、阳虚。
白苔:表证、寒证、湿证。
脉象:
弱脉:阳气虚衰、气血俱虚。
代表方:黄芪汤加减
字面义:
黄芪:补虚药(补气)——补气升阳,固表止汗,利水消肿,托疮生肌
防己黄芪汤:祛湿剂(利水渗湿)——益气祛风,健脾利水——表虚之风水或风湿证
与本病无关,只是贴出名称相似的方剂,用来区分对比。
血虚秘
证候:大便干结,面色无华(气血津液辨证——血虚证),皮肤干燥,头晕目眩,心悸气短,健忘少寐,口唇色淡,舌淡苔少,脉细。
舌象:
淡白舌:主气血两虚、阳虚。
脉象:
细脉:气血两虚、湿邪为病。
面色淡白无华,舌、唇色淡者——血虚证或失血证
血虚,形体组织缺乏濡养荣润,则见颜面、眼睑、口唇、舌质、爪甲的颜色淡白;
脏器得不到营养,见头晕,眼花,两目干涩,心悸,手足发麻;
血虚失养,而心神不宁,见多梦,健忘,神疲等。
代表方:润肠丸
阴虚秘
证候:大便干结,如羊屎状,形体消瘦,头晕耳鸣,两颧红赤,心烦少眠,潮热盗汗(八纲辨证——阴虚证),腰膝酸软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
固定搭配:
舌红少苔/津,脉细数=阴虚
舌象:
舌体小,舌鲜红而少苔,或有裂纹,或光红无苔:属虚热证。
脉象:
“脉细数”在《中医内科》的语境下,就是阴虚内热。
细脉:气血俱虚,湿证。
数脉:热证;亦主里虚证。
该证候,更准确的说是“肾阴虚证”。
阴虚证(两颧红赤、心烦少眠、潮热盗汗)+肾脏症状(头晕耳鸣、腰膝酸软)=肾阴虚证
代表方:增液汤加减
字面义:
增液汤:治燥剂(滋阴润燥)——增液润燥——阳明温病,津亏肠燥便秘证
阳虚秘
证候:大便干或不干,排出困难,小便清长,面色㿠白,四肢不温,腹中冷痛(八纲辨证——阳虚证),或腰膝酸冷,舌淡苔白,脉沉迟。
舌象:
淡白舌:主气血两虚、阳虚。
白苔:表证、寒证、湿证。
脉象:
迟脉:寒证,迟而有力为实寒;迟而无力为虚寒。亦见于邪热结聚之实热证。
沉脉:里证。有力为里实;无力为里虚。亦可见于正常人。
《中医诊断学》“望面色”:
面色㿠白:阳虚证
面色㿠白而虚浮:阳虚水泛
代表方:济川煎加减
字面义:
济川煎:泻下剂(润下)——温肾益精,润肠通便——肾虚便秘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